老年人跌倒易导致骨折,这些知识要知道
俗话说:人老腿先老。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意外跌倒事件。而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,跌倒很容易导致骨折。
人在成年之后骨量的维持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,陈旧的骨头不断被破骨细胞破坏吸收掉,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骨。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:
当人慢慢变老,特别是70岁之后,成骨细胞衰老的比较快,成骨能力减退明显,而破骨细胞衰老相对比较慢,这样成骨和破骨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,老人的骨量慢慢减少,这就是老年性骨质疏松,这是骨质疏松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。
女性绝经之后,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,雌激素本身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,雌激素水平降低之后无法有效地抑制破骨细胞,导致破骨细胞过度活跃,从而导致骨量丢失,这就是女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。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老年女性的跌倒风险高于男性(1.5∶1~2∶1)。这是因为老年女性活动少、肌力差、平衡受损、认知能力受损等因素比老年男性严重所致。
继发性骨质疏松,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者服用某种药物而导致的骨质疏松。例如糖尿病患者、肝肾功能不全患者、消化功能不全患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都比较容易罹患骨质疏松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。
此外,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,例如缺乏体育锻炼、接受日光照射少、长期低钙、低维生素D饮食,吸烟、酗酒、大量饮用咖啡,长期素食等。
确诊骨质疏松我们只需要做一个骨密度检查。检查骨密度的仪器有双光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和超声骨密度两种。双光能X线吸收法比较准确,是诊断骨质疏松的“金标准”。超声法简单易行,一般查体机构应用比较多。
阅读骨密度的报告,我们一般看T值。T值大于-1为正常,T值在-1~-2.5时诊断骨量减低,当T值小于-2.5诊断为骨质疏松症,当T值小于-3.5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。为具体查明骨质疏松的原因,我们可以抽血查骨代谢指标,骨代谢指标可以帮助判定骨质疏松的原因——是由于成骨细胞活性不足导致的还是破骨细胞过于活跃导致的。